首页-->校园动态-->新闻动态

学院师生在第十九届“挑战杯”竞赛2024年度“揭榜挂帅”专项赛中斩获一等奖

时间:2024-11-21 10:13:20 文章来源 :学工 浏览量:136

11月15日至17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科院和全国学联联合主办的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024年度“揭榜挂帅”专项赛完美收官。我院学子在此次专项赛中表现优异,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学院也是今年第一次参加“挑战杯”该赛道,便取得较好开局。

《海洋守护者——基于深度学习的夜间大范围海洋叶绿素智能预测》项目荣获一等奖。有害藻华已成为全球性海洋生态环境问题,近些年在中国沿海水域也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该项目所研究的夜间大范围海洋叶绿素智能预测深度学习模型具有预报精度高、时间序列长的特点。模型使用GOCI2卫星的叶绿素数据集日间产品、Hycom的GOFS3.18全局分析数据水流流场数据集产品、ERA5数据集再分析数据的风场数据产品,并通过DINEOF技术插值补缺叶绿素日间数据,结合预报和后报相结合的昼夜交替训练方法和convLSTM2D深度学习模型模型,进行夜间大范围海洋叶绿素预测。该研究填补了夜间叶绿素浓度预报空白,为藻类灾害早期预警和防控提供数据支持。在国家强调海洋生态保护,倡导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系统治理、绿色发展的背景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海之明眸——多模态智能海洋侦测系统》荣获二等奖。当下国家海洋战略逐步从近海走向远洋、从区域走向全球,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精准探测与识别。针对小目标识别效果差和多目现漏检、易混目标检测效果不佳等问题,引入SCCONV和AKCONV等模块,创新打造了基于YOLOv10+的专业化深度学习模型YOLOv10-ships,在精度与速度方面较以往显著提高。对于测距问题,团队使用的轻量级长短距离循环更新网络LRRU 算法解决了目前存在的效率低、补全效果差的问题,平均测距精度MAE提升20%。团队已申请2项发明专利和5项软著,发表6篇核心期刊论文。项目得到了海洋遥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德炉研究员、教育部长江学者许威威教授等专家的高度评价。

自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起,设立“揭榜挂帅”专项赛。专项赛以“你来挑,我来战”为主题,崇尚“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揭榜”,秉承“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竞争协同机制为手段、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思路,聚焦“卡脖子”技术,瞄准社会重大课题及现实问题,以“政企发榜、竞争揭榜、开榜签约”的方式,通过“征榜—发榜—竞榜—评榜—夺榜”,由政府、企业等单位提需求出题,组委会面向高校和社会广发“英雄帖”,高校学生团队和青年科技人才团队打擂揭榜。

自大赛启动以来,学院团委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参赛项目的筹备进展,为各项目组提供支持与指导。同时,学院还组织专家老师共同为参赛团队进行了深入的赛前辅导,开展了多轮项目研讨和模拟答辩,精心打磨每个参赛作品,为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基础。

1-1_compressed

未来,学院将持续以各项学科竞赛为抓手,不断深化科技创新氛围的营造,加强竞赛的组织与推广,培育更多高质量的创新项目。通过赛事的锤炼和科技创新的引领,学院将不断激发学院学子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培养信息类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获奖信息:

奖项:一等奖

题目《海洋生态环境的遥感大数据智能预报》

项目名称《基于深度学习的夜间大范围海洋叶绿素智能预测》

项目成员:

潘家丰、严灏、任杭琪、宋向博、金煜冰、张天宇、赵紫莹、刘熠辰、丁钰、陈钇弘

指导老师:

谢斌、卢哲、杨鹏飞


奖项:二等级

题目《海洋点云感知目标检测、跟踪与定位技术》

项目名称《海之明眸——多模态智能海洋侦测系统》

项目成员:

丁钰、胡佳宁、封雨润、管贺明、许小伟、王奇、郑楷、丁禾、张益豪

指导老师:

刘海建、于之锋、缪永伟

(图/文 杨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