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校园动态-->新闻动态

遥感地学系聚焦“生态碳汇监测评估”举办专题报告会

时间:2024-11-08 15:25:57 文章来源 :学科 浏览量:89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日益严峻,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在缓解气候变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吸收并储存大气中CO2的自然过程,陆地生态系统碳汇不仅能够减缓温室效应,还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在此背景下,增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已成为我国实现“3060”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而如何对这一过程进行客观、精准的评估,则成为了科研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而遥感技术以其覆盖范围广、监测精度高、数据更新快等优势,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监测评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1

11月6日下午,遥感地学系汤旭光教授邀请了浙江工业大学副研究员何维博士、浙江农林大学副教授张静茹博士分别做了题为“多源遥感支持下区域生态系统碳源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评估”、“基于多源数据的人工林物候及其对总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的学术报告。

3-2

报告会上,何维博士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进行区域生态系统碳源汇的评估,具体包括“自上而下”的方法,即通过大气中CO2柱浓度的观测数据反演生态系统碳源汇格局,以及“自下而上”的方法,即基于清查数据、地面通量观测数据以及生态系统模型模拟碳源汇动态。

3-3

随后,张静茹博士的报告指出,人工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物候变化对总初级生产力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多源数据的融合与分析,揭示了人工林物候特征与总初级生产力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优化人工林管理、提高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供了新思路。

此次学术报告会不仅展示了遥感技术在碳源碳汇评估中的最新研究成果,也进一步强调了增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关键作用。报告内容深入浅出,既有理论深度,又紧密联系实际应用,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启示和实践指导。

3-4

图 浙江绍兴农田生态系统综合观测场

会后,汤旭光教授还将杭州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球科学研究院建设的浙江绍兴农田生态系统综合观测站向与会专家做了介绍。该站点主要观测对象为双季稻轮作系统,针对CO2、CH4等温室气体通量实现了原位、连续、自动观测。该站点已加入中国通量观测研究网络,将为量化评估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特征提供观测、研究、试验与示范平台,服务于农业碳达峰碳中和与美丽乡村建设。


(图/文 汤旭光/袁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