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潮新闻:人机共生!这场秋日读书活动共话科幻的人工智能时代
近日,一场主题为“科幻中的算法:技术矩阵与文学想象”的秋日读书活动在杭师大仓前校区举行,这场活动由杭师大与余杭区科协联合举办,邀请了知名科幻作家陈楸帆来到现场与青年学子对话,以科幻作品创作为载体,围绕“科技与人文融合”展开了深入讨论。
活动现场
自2017年起,陈楸帆就开始尝试使用AI进行写作实验,并见证了AI从粗糙到强大的演变过程。他认为,人类与AI各有所长,应当互补合作。AI擅长资料搜集、世界观搭建以及模式化结构生成,而人类则在情感表达、个人记忆和独特体验方面不可替代。这种“人机共生”的互补性不仅体现在创作过程中,也适用于教育领域。
以自己与李开复合作的《AI未来进行式》一书为引子,陈楸帆通过讲述创作此书的过程探讨了跨学科创新的重要性。这本书不仅是技术和文学的结合,更是对未来社会的一次深刻预见。通过书中十个引人入胜的短篇故事,描绘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未来场景——从沉浸式娱乐方式到自如使用人类语言的虚拟伴侣,再到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和基于量子计算的应用。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技术的可能性,也引发了关于人类在AI主导世界中的角色、文化多样性和伦理问题的深度思考,“随着最新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颁发给AI相关的几位科学家,我们见证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这个时代里,想象力被推向了更高的极致”。
《AI未来进行式》书籍封面
同时,陈楸帆认为科幻不仅能预见未来趋势,还能揭示隐藏于表象之下的本质规律,赋予人们面对未知挑战所需的智慧和勇气。“科幻作品通过展示各种可能的未来情景,帮助大众理解我们面临的未来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情。它能够促使大家提前看到现实的到来,并且在政策、制度、教育和技术方面做好准备”,例如,《AI未来进行式》中的故事就涉及到了AI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模式乃至整个社会结构,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科幻作家在人工智能时代所面临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对此,陈楸帆认为,科幻的核心在于它处理的是无处不在的变化——外部、内部、科技和人性的变化。陈楸帆指出,所有事物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科幻写作正在回应这种改变,这也是科幻作家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技术描写和对未来世界的想象,科幻可以帮助年轻人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使命以及如何成为更好的人。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让人们能够跳出日常生活的局限,思考更加深远的问题。”
分享结束后,来自杭师大信息学院的解山娟老师抛出一个问题,“AI时代如何进行大学生的通识教育?”陈楸帆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鼓励学生跨越专业边界进行探索。虽然目前技术分配并不平等,但理想中的未来是人与技术和谐共存。“人机共生”的未来教育应该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在AI社会中的角色,并学会如何与技术共同成长。当前教育中缺失的一部分是对意义感的理解,即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存在的价值和目标。其他同学也就也就科幻作品的文学概念、科幻小说的新形势、AI写作如何实现超越性等方面与陈老师展开了精彩的对谈,现场反响热烈,陈老师的快人快语博得在场同学们的不断点赞声。
本次读书活动是一次关于科幻文学与科幻创作、当下时代与未来变化的深度交流活动,也是在高形势下新工科与新文科之间的跨学科交流,同时也是在余杭区科协指导下对于科学技术普及与创新的新形式。它不仅展示了将科技融入人文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也为未来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原文链接:https://tidenews.com.cn/news.html?id=2934092&source=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