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栏目-->研究生导师

胡克用

时间:2023-02-09 12:47:56 文章来源 :学科 浏览量:4185

1

一、教师基本信息

姓名:胡克用,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办公电话:13516829097

邮箱:hukeyong@hznu.edu.cn

指导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二、研究领域及方向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控制、低碳能源技术、智慧城市、智能物联、物联网技术、工业互联网、智能算法及优化等。

三、主讲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字孪生技术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四、教育及工作经历

2016年6月博士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2022年9月开始在浙江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先后在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过项目经理,在杭州大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担任过设计主管,在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担任过院长助理与教研室主任。目前为杭州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任教师。

五、学术简介

胡克用,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杭州市高层次人才,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YOCSEF杭州委员,IEEE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浙江省物联网协会会员。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审专家,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浙江省科技入库专家,杭州市钱塘区专家智囊团成员。《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等9种国际TOP期刊的特邀审稿人。近几年来,主持省部级及以上课题8项,市厅级课题7项。先后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光子学报》、《浙江大学学报》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80篇,其中SCI收录23篇;授权国家专利56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专利技术成果转让6项,登记软著14项,编写专著与教材6部。曾荣获“中国发明创业成果二等奖”、“浙江省物联网优秀成果奖”、“浙江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成果二等奖”,“科研十佳”等荣誉。

六、科研成果

【教学科研项目】

[1] 考虑多重不确定性的综合能源系统混合博弈与协调优化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项目,2025.1-2026.12,主持

[2] 面向新型城镇的微能源网多时间尺度协调机理与优化调度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项目,2021.1-2023.12,主持

[3] 光伏微网系统中的功率群控机理与谐波交互影响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1-2019.12,主持

[4] 基于CDIO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一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8.10-2020.10,主持

[5] 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打造初级电子系统技术的设计创新课堂,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2015.10-2017.10,主持

[6]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浙江省教育厅省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主持

[7]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浙江省教育厅省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主持

[8]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杭州市市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主持

[9] 基于“三层递进、三线融合”的新工科人才跨学科培养方法研究,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2024.01-2025.12,主持

[10]   产教融合背景下开展高校人工智能师资培训的实践探索,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4.04-2025.04,主持

[11] 基于能力本位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浙江省高等教育研究课题,2024.05-2025.05,主持

[12]   基于多能互补运行机制下的微能源网的协同优化控制研究,高等学校国内访问学者“教师专业发展项目”,2022.12-2023.12,主持

[13]   基于“三层递进、三线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浙江省高等教育研究重点课题,2022.6-2023.6,主持

[14]   直流无刷电机FOC弦波控制方案,企业委托技术攻关项目,2018.1-2019.5,主持

[15]   分布式光伏微网发电的关键技术研究,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15.7-2017.7,主持

[16]   高校课程思政和专业教学协同育人的探索与研究,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2021.1-2022.12,主持

[17]   立德树人背景下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协同效应研究,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课题,2020.6-2021.6,主持

[18]   基于CDIO工程理念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浙江省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项目,2019.6-2021.6,主持

[19]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转型研究,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2018.1-2019.12,主持

[20]   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数治生态及服务协同技术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2024.1-2026.12,参与

[21]   通用型农机无人驾驶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杭州市农业与社会发展科研重点项目,2022.1-2023.12,参与

[22]   信任驱动的云服务自组织选择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8.1-2020.12,参与

[23]   基于蜂窝基站轨迹数据挖掘的语义化位置感知计算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3.1-2015.12,参与

[24]   长距离、移动目标的虹膜实时捕获与识别系统,浙江省级重大科技专项项目,2010.1-2012.12,参与

【发表论文】

[1] Hu Ke-yong, Lang Chun-yuan, Fu Zhe-yi, Feng Yang, Sun Shui-fa, Wang Ben. Distributed Regional Photovoltaic Power Prediction Based on Stack Integration Algorithm[J]. Mathematics, 2024, 12(16): 2561.

[2] Hu Ke-yong, Fu Zhe-yi, Lang Chun-yuan, Li Wen-juan, Tao Qin, Wang Ben. Short-Term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Prediction Based on Copula Function and CNN-CosAttention-Transformer[J]. Sustainability, 2024, 16(14): 5940.

[3] Hu Ke-yong, Lang Chun-yuan, Fu Zhe-yi, Wang Li-dong, Feng Yang, Wang Ben. Short-term photovoltaic forecasting model with parallel multi-channel optimization based on improved dung beetle algorithm[J]. Heliyon, 2024, 10(19):e37835.

[4] Hu Ke-yong, Wang Ben, Feng Yang, Cao Shi-hua, Wang Li-dong, Li Wen-juan. Robust optimal scheduling of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 considering multiple uncertainties[J]. Energy Science & Engineering, 2023, 11(10): 3413-3433.

[5] Hu Ke-yong, Wang Ben, Cao Shi-hua, Li Wen-juan, Wang Li-dong. A novel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strategy for multi-time scale optimal scheduling of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J]. Energy Reports, 2022, 8: 7420-7433.

[6] Hu Ke-yong, Wang Li-dong, Li Wen-juan, Cao Shi-hua, Shen Yu-yan. Forecasting of solar radiation in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 based on ground-based cloud images and BP neural network[J]. 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 2022, 16(2): 333-350.

[7] Hu Ke-yong, Cao Shi-hua, Li Wen-juan, Zhu Fang-ming. An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suitable for photovoltaic power tracking under partial shading conditions[J]. IEEE Access, 2019, 7: 143217-143232.

[8] Hu Ke-yong, Cao Shi-hua, Wang Li-dong, Li Wen-juan, Lv Ming-qi. A new ultra-short-term photovoltaic power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ground-based cloud image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8, 200: 731-745.

[9] Hu Ke-yong, Li Wen-juan, Wang Li-dong, Zhu Fang-ming, Shou Zhou-xiang, Topology and control strategy of power optimisation for photovoltaic arrays and inverters during partial shading[J]. 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 2018, 12(1): 62-71.

[10]   Hu Ke-yong, Li Wen-juan, Wang Li-dong, Cao Shi-hua, Zhu Fang-ming, Shou Zhou-xiang. Energy management for multi-microgrid system based o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J]. 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2018, 19(11): 1340-1351.

[11]   胡克用,胥芳,艾青林,徐红伟,欧阳静. 面向多逆变器的微电网冗余群控策略[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 50(8): 1608-1617.

[12]   胡克用,胥芳,艾青林,徐红伟,欧阳静. 多逆变器光伏发电网络群控策略及实现方法[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52(2): 398-408.

[13]   胡克用,胥芳,艾青林,欧阳静,徐红伟. 自适应遗传算法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J]. 光子学报, 2016, 45(1): 158-166.

[14]   胡克用,胥芳,艾青林,欧阳静,徐红伟. 适用于光伏多峰功率跟踪的改进型粒子群优化算法[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5, 49(4): 140 -148.

[15]   胡克用,李云龙,江霞,李静,胡则辉. 改进神经网络模型在光伏发电预测中的应用[J]. 计算机系统应用,2019, 28(12): 37-46.

[16]   胡克用,章真亮,倪莉莉. 一种降压型直流开关稳压电源的设计[J]. 微型机与应用, 2017, 36(21): 100-103, 107.

[17]   胡克用, 杨青青, 卢磊. 新工科人才的跨学科培养模式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5, 21(02): 130-133.

[18]   胡克用, 卢磊, 杨青青. 基于能力本位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11): 0015-0019.

[19]   胡克用, 杨华云, 王李冬. 基于“三步递进、三环融合”的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 高教学刊, 2023, 9(14): 65-68+73.

[20]   胡克用,李静,孙红梅,谢奥,朱家伟. 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协同融合——以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为例[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2, No.529(7): 101-105.

[21]   胡克用,朱佳伟,谢奥,曹世华,安群. 基于网络摄像与互联网技术的智能测量系统设计[J]. 通信电源技术, 2022, 39(14): 54-56,60.

[22]   谢奥, 胡克用*(通讯作者), 戴晓阳, 安群, 吴天宸. 基于深度学习的锂电池剩余寿命预测方法[J]. 移动信息,2022(5): 5-7.

[23]   胡克用,王玉槐,胡则辉,张建峰. 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的协同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20(10): 135-137.

[24]   胡克用,郑江楷,张慧熙,胡则辉.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高教学刊, 2020(01): 39-41.

[25]   胡克用,王玉槐,陈仙明. 基于CDIO理念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8, 49:167-170.

[26]   胡克用,安康,寿周翔,胡则辉,陈仙明. 基于CDIO模式的电子系统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7(3): 107-112.

[27]   胡克用,李静. 基于太阳能LED照明系统的研究[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10(1): 82-85.

[28]   Hu Ke-yong, Wang Yu-huai, Zhang Hui-xi, Wu Mei-fei. The design of high-precision BiCOMS bandgap voltage reference[C]//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s, Communications and Control, ICECC 2011-Proceedings, 2011.09, pp537-539.

[29]   胡克用. 红外测温仪的研究[J]. 中国科技博览, 2010(34):535.

[30]   胡克用, 安康, 李静. 基于热电致冷的恒温控制系统[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 10(04): 994-996+1000.

【专利】

[1] 胡克用,郎春元,傅哲毅,王李冬,冯阳,王奔. 一种基于时空协同的混合模型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ZL202311711047.4,2024.09.24,发明专利

[2] 胡克用, 刘家乐, 应皓哲, 王屿嫄, 虞佳成, 李静. 用于手势识别的四通道电容信号采集装置及其识别方法,ZL201811349559.X,2023.10.13,发明专利

[3] 胡克用. 大棚用旱地松土播种一体机,ZL201810219082.7,2023.08.04,发明专利

[4] 胡克用. 大棚用旱地松土机及其松土方法,ZL201810218277.X,2023.06.13,发明专利

[5] Hu Ke-yong, Liu Jia-le, Ying Hao-zhe, Wang Yu-yan, Yu Jia-cheng, Li Jing. Title of invention: FOUR-CHANNEL CAPACITANCE SIGNAL ACQUISITION DEVICE FOR GESTURE RECOGNITION AND RECOGNITION METHOD. REPUBLIC OF SOUTH AFRIC PATENTS, Official application No. 2022/04060 , Granted data: 29 June 2022 国际发明专利

[6] 胡克用,王玉槐,安康,叶霞,张慧熙,孙亚萍,李静. 折展式树木修剪装置,ZL201710480775.7,2022.04.15,发明专利

[7] 胡克用,郑江楷,刘家乐,尹泽路,李静. 一种基于电容传感器纸张数量检测装置及其数量检测方法,ZL201910983278.8,2021.11.16,发明专利

[8] 胡克用,刘家乐,叶玮豪,蒋建海,虞佳成,孙红梅. 一种基于气动抓取的物流小车及其运输方法,ZL201910249032.8,2020.11.17,发明专利

[9] 胡克用,董文,王李冬,吕明琪,王婧,马宝丽,姜杰凤,邵逸鑫. 一种机械密封结构,ZL201610813272.2,2017.11.07,发明专利

[10]   胡克用,姚凡. 一种手机控制家用电器的方法,ZL201210055232.8,2015.10.21,发明专利

[11]   胡克用,郑江楷,刘家乐,尹泽路,李静. 一种基于电容传感器纸张数量检测装置,ZL201921735394.X,2020.05.05,实用新型专利

[12]   胡克用,刘家乐,叶玮豪,蒋建海,虞佳成,孙红梅. 一种基于气动抓取的物流小车,ZL201920416927.1,2019.12.17,实用新型专利

[13]   胡克用,刘家乐,应皓哲,王屿嫄,虞佳成,李静. 一种用于手势识别的四通道电容信号采集装置,ZL201821863128.0,2019.06.25,实用新型专利

[14] 胡克用,汤唯东,应皓哲,李静,袁鸿斌,孙红梅,胡则辉. 大棚用旱地松土机,ZL201820360830.9,2018.12.18,实用新型专利

[15]   胡克用,汤唯东,应皓哲,李静,袁鸿斌,孙红梅,胡则辉. 一种大棚用旱地松土播种一体机,ZL201820360837.0,2018.12.18,实用新型专利

[16]   胡克用,倪虹,金成强,蒋建海,周国良,陈建华. 一种避雨防尘环树座椅,ZL201720732377.5, 2018.07.31,实用新型专利

[17]   胡克用,李文娟,王李冬,吕明琪,孙红梅,姜杰凤,顾勇. 一种便携式树木涂白装置,ZL201720733461.9,2018.03.02,实用新型专利

[18]   胡克用,曹世华,王琦晖,寿周翔,胡则辉,赵海丽. 一种带伸缩式支腿的笔记本电脑,ZL201720733030.2,2018.01.09,实用新型专利

[19]   胡克用,王李冬,李文娟,胡则辉,陈嘉林,马萍. 一种具有缓冲能力的树木扶正固定装置,ZL201720733026.6,2018.01.19,实用新型专利

[20]   胡克用,王玉槐,安康,叶霞,张慧熙,孙亚萍,李静. 一种折展式树木修剪装置,ZL201720733436.0,2018.01.09,实用新型专利

[21]   胡克用,曹世华,王琦晖,方敏,寿周翔,胡则辉,倪莉莉. 简易机械传动运输带,ZL201621241991.3,2017.05.31,实用新型专利

[22] 胡克用,李文娟,王玉槐,安康,张慧熙,叶霞,李云龙. 机械传动升降平台梯,ZL201621242345.9,2017.05.31,实用新型专利

[23]   胡克用,吕明琪,李文娟,王李冬,赵海丽,徐玮,朱铿,金佳丽. 机械传动运输带,ZL201621241996.6,2017.05.31,实用新型专利

[24]   胡克用,董文,王李冬,吕明琪,王婧,马宝丽,姜杰凤,邵逸鑫. 机械密封结构,ZL201621242344.4,2017.05.31,实用新型专利

[25]   胡克用,李文娟,王玉槐,安康,孙亚萍,张慧熙,李静,叶霞. 一种桌面油渍清洗机,ZL201520275237.0,2016.1.20,实用新型专利

[26]   胡克用,勾治践,王婧,马宝丽,袁鸿斌,陈嘉林,姜杰凤,吴小涛. 一种油渍清洗机的负压除污阀,ZL201520276906.6,2015.11.18,实用新型专利

[27]   胡克用,吕明琪,李文娟,王李冬,王琦晖,寿周翔,胡则辉,赵海丽. 一种桌面油渍清洗机的换液槽,ZL201520271526.3,2015.10.28,实用新型专利

七、荣誉与奖励

1、荣誉

[1] 2022年,中国发明创业成果奖,二等奖

[2] 2021年,浙江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成果,二等奖

[3] 2021年,浙江省第一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

[4] 2020年,浙江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成果,二等奖

[5] 2018年,浙江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

[6] 2017年,浙江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

[7] 2017年,适用于光伏多峰功率跟踪的改进型粒子群优化算法,2017年度优秀学术论文(全国仅有20篇论文入围),授予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奖励

[1] 2023年“建行裕农通杯”第六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铜奖

[2] 2022年(第15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

[3] 2022年(第15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浙江省级赛,三等奖

[4] 2022年浙江省第十三届“挑战杯”建设银行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

[5] 202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浙江赛区(TI杯),二等奖

[6] 2021年第七届浙江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三等奖

[7] 2021年浙江省第十八届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三等奖

[8] 2020年浙江省第八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三等奖

[9] 2020年浙江省第十七届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二等奖

[10]   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浙江赛区(TI杯),三等奖

[11]   2019年第六届浙江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一等奖

[12]   2019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三等奖

[13]   2018年浙江省第七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

[14]   2018年浙江省第十五届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一等奖

[15]   2018年浙江省第十五届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三等奖

[16]   2018年第五届浙江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浙江赛区,一等奖

[17]   2018年第五届浙江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浙江赛区,二等奖

[18]   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浙江赛区(TI杯),二等奖

[19]   2017年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三等奖

[20]   2016年浙江省第六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TI杯),三等奖

[21]   2014年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三等奖